親愛的菁英校友們:
針對教育部政策上擬打散菁英學校現行招生方式、去除菁英教育,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工作,教育部政策的擬定影響深遠,希望蒐集各方專家、校友及在校生的意見,反映給決策當局參考,下午茶座談會已於96年5月19日(週六)在北一女光復樓一樓會議室舉行。
妳我都是菁英教育下的受惠者,相信您一定不樂意看到教育部把「去菁英教育」政策付諸實現。校友會舉辦這場「菁英教育」座談會,希望彙集校友的聲音,將我們校友的見解反映給決策單位,讓菁英教育繼續造福我們的下一代。
北一女校友會 敬啟
==========================================================================
菁英學校有利延續國家卓越發展的薪火
周玲臺 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系教授暨前學務長;北一女校友會現任理事
在台灣,我屬於「四年級中段班」的世代,曾經參加中華民國有史以來最後一次的初中入學聯考,也在入學次年親身經歷當時的菁英初中「台北市立女子中學」(市女中),轉型為「台北市立金華女子國民中學」。初中畢業,考入北一女,得與來自全省的女性菁英同校切磋,有競爭,有提攜,更多的是相互激勵,共同提升。
記得當年校內除台北縣市外,已有許多中南部及桃基竹苗地區的傑出同學越區就讀。當時不能體會她們離家求學的辛苦,但是她們的學業表現真的讓在地的台北學生相當敬佩。初入北一女,高一時感受到的震撼教育,直到大一進台大國貿(當時丁組最高分)都未曾感受如此強烈。我的心得是這群來自全國的女性菁英,如各自散在一般學校,均是拔尖人才,容易自以為是,唯我獨尊。聚集一堂才發現自己雖強,卻強中自有強中手,要敬重他人,要學習謙卑。
與許多其他同學一樣,我也是台灣菁英學校制度下的受益者,但此益處中最大者是在人生各個階段,同學常互為可敬的對手,彼此激發帶動,展現衝勁,奮發邁向世界國際舞台的力量。青少年時期受到同儕影響極大,有實力堅強的同學齊聚一堂共同學習,是我們一生最珍貴的學習動力與可貴資產。這種才能互補、 相依取暖的綜效,是社會國家有責任提供給下一代優秀青年人的一種選擇。不是每個學生都喜歡或適合菁英高中,但菁英高中在現代進步社會中應當是一個必須存在的選項,尤其台灣現存的菁英高中是值得保存維續的,理由如下:
一、 國家需要推動通才教育,確保基礎之國民教育水準,但也需要菁英學校,以延續國家卓越發展的薪火。優秀的年青人需要有挑戰性的環境,才能將潛力激發出來。三人行必有我師,彼此效法,彼此聯繫(networking),進而追求卓越,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菁英競爭或合作。
二、 環顧世界各國,即使在教育資源最豐厚的歐美地區,仍然有菁英學校的存在。若是政府不以國家的資源保留菁英學校,則菁英學校會由公立轉私立,甚至國內轉去國外,屆時反而使得出自清寒甚至中產階級家庭的學生喪失進入菁英學校的機會,將更惡化貧富資源分配不均,使弱勢學生躋身精英之列的機會更為渺茫。
三、 普通學校仍可培育出優秀的人才,甚至更易產生社會參與性與親和力較高的人才,與菁英學校的存在是不相衝突的。當我們離開學校,在社會工作多年後,會發現各種學校都有優秀的畢業生。美國曾調查財富雜誌五百大公司之CEO,發現其中過半數來自非常春藤等菁英學校,反而以一般州立大學畢業生居多。換言之,菁英學校提供另一種選項,卻絕對不是社會菁英唯一的來源,更不是阻斷普通學校培育人才的路障。.
每一年,北一女校友會會召集畢業30年的同學舉辦重聚會,近年均分別在美國洛杉磯及台北各舉行一場,數百位在各行各業或工作與家庭表現優異的同屆同學濟濟一堂,盛況感人.我曾與一些外國教授和高級知識份子談到這樣的經驗,他們對北一女這樣的菁英學校都覺得非常驚訝與羨慕,因為進入如此卓越的學校,竟然完全不需要付出外國私立菁英學校所收取的昂貴學費。『大眾財力可以負擔的菁英學校』應該是台灣教育體系的驕傲與特色,我在此呼籲全國教育政策的主導者,千萬不要在
未經深入討論與研究的狀況下,就草率地把這項優良傳統摧毀了,畢竟建立ㄧ所菁英學校極為不易啊.
教育乃國家根本大計,教改之基本觀念就是多元化,多目標,多選擇,既然菁英學校在社會中必然存在,如果要讓一般平民大眾子女皆有進入菁英學校之公平機會,我真心祈願在台灣讓建中、北一女、中一中、南一中、雄中、雄女….等公立菁英高中繼續存在,且受到應有的重視,以利延續國家卓越發展的薪火。 (2007年5月28日)
The attached article I wrote about Elite Education 菁英教育 plus echoing comments are FYI. You are welcome to make comments.
Fred 夏祖焯
2012, 06, 09
http://www.4thgrader.net/vault/files/Elite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