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太終也被1976北一女30年聚找上
讀到北一女校友部落格一篇"吾兒初長",因著與"晴依"去年有段時期的對話
也拿出兒子部落格來與大家分享我家的"木頭"
http://blog.duck.game.tw/?page_id=69
會稱木頭有段故事
因我太太中文系喜歡單名
在認識我之前對以後小孩的名很想取名"師"
但不幸的是我姓"姜"
後有想取名"軍"但又不好與"將軍"諧音
但大陸真有"姜軍"
後取名"槐"怕被人取"木鬼"為綽號就該脆先自己稱他為"木頭"
最近他因上了推甄已開始打工
部落格有他打工日記值得看看
**
自傳|Memoir
1988年,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結束、奧運在漢城展開、520事件爆發、蔣經國先生逝世,在這個時空背景下,我出生於台北都會;家中排行老大,下有小我六歲、今年將升國中的妹妹;母親在台灣大學總務處服務、父親也曾是公務員,服務過國科會、工業局、科學月刊、金車教育基金會等單位,目前在美化環境基金會擔任執行長,積極推廣環保教育以及推行偏遠部落資訊化。
::: 初探資訊世界
由於父母都是公務員,加上爺爺對電子產品的興趣,使我接觸電腦的時間比同年齡孩子早的許多。微軟Office推出前,自己就曾使用倚天中文搭配PE2來製作小三科展海報、利用幾次台大寒暑假員工子女電腦課程的機會學習了網際網路、Word、Excel的使用,以及透過所見即所得的Front Page Express建置第一個簡易網站,並透過母親辦公室的學術網路,探索網際網路的寬廣世界。
::: 全北市校地最小的學校
讀完小一後,家裡搬回陽明山腳下新北投的公家宿舍改建社區,在每年級只有兩班、全北市校地最小的北投義方國小就讀,高年級時獲選為學校的自治市幹部,負責籌備相當多的校內活動,像是各類宣導行動劇,也時常要與校方人士開會或代表參加校外活動,當時就曾隨著小記者營參觀過聯合報系。另一方面,學校資訊組長兼電腦老師的謝琪文老師,在電腦課上注意到我對網頁製作的興趣,特別開放午休以及放學後留下使用電腦教室的設備與高速的學網,並推薦我買了施威銘研究室出版的「HTML設計實務」,來學習構成網頁的基本語言,也奠定了後來網頁製作上的基礎,小學畢業時便以網頁的形式推出了每份成本80元的畢業紀念光碟,自己燒錄、列印貼標以及設計光碟外盒,在畢業後的暑假騎著腳踏車,一一分送到同學家中。
::: 用數位紀錄國中三年
國中隨著父母工作地點,每天通勤到大安區金華國中就讀,從全北市校地最小的國小,到進入全北市班級數最多的國中,使我的見識開闊許多。國一接掌了資訊股長職位,首次參加校內班級網頁比賽表現就相當亮眼的擊敗學長姊拿下特優、國二時以「215 Webs @ Chwjh」班網代表學校參加市賽、國三時與他班合作,透過網路串聯報導畢業旅行消息及在班網文字轉播班際排球比賽賽況。國中三年期間使用家中的D8數位攝影機,以數位方式完整記錄了國中三年的所有活動,即使已經畢業多年,在同學會上用投影機放映出來,仍然能喚起同學間往日的精采片刻回憶。
::: 考進數理資訊實驗班
國中基測以253分,分發到北市中正高中,並經過獨立考試錄取兩個班級編制的數理資訊實驗班,擁有每週四節的資訊專題課程,學習包括QBasic、Turbo C程式語言,另外也有台大資工、電算中心參訪、專題演講等活動,加深對資訊學群、資訊產業的認識。這期間我也和班上同學組隊進行專題研究,以迪化街一家傳統燈籠老店「老棉成」為主題,深入探討傳統文化至今的演變,以及在這工業化社會,傳統產業如何繼續傳承,這個專題研究計畫前後陸續參加了台灣網界博覽會、台北市中小學專題式網頁設計競賽,並分別獲得了銅獎、特優的佳績;隔年再將其重製為英文版,增加更多台北燈節的內容,參與2005年國際學校網界博覽會,拿下地方觀光資源類銀獎,成功的把台灣介紹出去。
除了在專題網頁比賽上屢獲佳績,協助父親基金會設計建置的「台灣之心.曲冰部落」原住民山地部落網站,獲得了行政院研考會偏遠地區網站建置比賽優等雪山獎,也替我添進了一台免費Acer TravelMate筆記型電腦,在學校搭配校園無線網路使用起來相當方便。
::: 意外跨足電玩產業
由於常利用閒暇時間在網路上一些論壇替遊戲玩家解決問題,以及自己有在經營遊戲網站,而被EA美商藝電台灣分公司行銷部門注意到,邀請我利用高一升高二的暑假到公司工讀,主要負責網路社群管理(Community management)的工作,透過網路統整玩家的意見、建立廠商與玩家間的溝通管道。後來也陸續替美商藝電、PC home出版集團電腦玩家雜誌撰稿,並成為雜誌特約作者;喜歡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分享一些對遊戲發展的觀察,同時也相當注意全球遊戲產業的發展。從這意外跨足電玩產業的機會,更希望未來自己朝推動多元數位內容的方向來發展,並對政府近年推動的數位台灣計畫能有所貢獻。
此外,我對於活動企劃也相當有興趣,除了一些玩家社群活動之外,也規劃過美商藝電「《模擬市民2》SIMS愛創作大賽」,提供網友揮灑創意的管道;負責籌備每一次的國中同學會、規劃社團出遊行程等等,擁有不斷求新求變且勇於接受挑戰的能力。
::: 清楚自己所要走的路
從小就對資訊這塊領域充滿興趣,很慶幸自己在求學路上也碰到很多難得的機會、師長,讓自己更接近這個領域。然而對這個領域認識越來越多後,漸漸也了解到資訊工程、資訊管理等傳統資訊科系都不是我所想走的,直到天下雜誌一本「2005最佳大學指南」專刊中針對各學群的專題介紹,發現原來還有一類致力於數位內容發展的資訊傳播科系,同時跨足文學、管理、傳播甚至設計的多元課程、偏重實務運用的導向都相當符合我所追求的發展方向。
----------------------------------------------------------------------------
奶奶要離開台灣,移民美國 姜槐
在很小的時候,爸媽就把奶奶接過來跟我們一起住,轉眼我也快 18 歲了,奶奶即使已經七十多歲了,但還是一樣充滿活力跟熱情,每天早上到我曾就讀的義方國小當交通義工,沒錯,就是小學時的那種「愛心媽媽」,只不過變成「愛心奶奶」了,即使我已經從義方國小畢業快六年了,當年畢業時的小一生也早就國一了,奶奶還是義務的為這所純樸、全台北市校地最小的學校付出。每週一晚上,奶奶會到社區開辦的客語班上課,雖然有段時間好像因為不喜歡那邊有「同學」在搞傳銷而常常「翹課」,但看到年過七十的奶奶能這樣認真於學習,或許這就是「終生學習」吧!
小一前住在基隆路上,讀幼稚園時都是奶奶送上下學,還記得放學回家時總會在通化街路口加油站旁的統一超商買 10 元的統一布丁給我吃,然後一路快樂的走回家;後來搬回北投公家宿舍改建好的社區住,跟奶奶用週三下午的時間在學校學陶藝、玩泥巴。在學校發現忘記帶東西,從學校唯一一台公用電話打回家,請奶奶專程送過來,後來上國中就每天跟父母通勤到金華國中,也漸漸看不慣了麻煩家人送東西來的不良習慣,不過高中還是有一次管樂合奏當天發現忘記帶才跟成功高中借到的比賽指定曲樂譜,最後還是不得已請奶奶搭公車送過來。
家中的衣服通常都是奶奶在洗,即使有洗衣機,奶奶依然堅持一件件用雙手在洗衣板上刷刷洗洗,雖然領口或鬆緊帶常因此疲乏,奶奶仍然不放心將這件事交給洗衣機打理;奶奶習慣早睡早起,一大早幫全家人打理好早餐,雖然只是一成不變的吐司夾肉鬆、起司,好讓我們起床後只需盥洗打理後就能把早餐帶在車上解決…
那我的爺爺呢?爺爺在很久之前就移民南非了,只是帶的是再婚的妻子,他們多久前離婚、什麼原因離婚的我不知道,也未曾試著知道這件事。總之,我的爺爺在南非、在南非還有另一個「奶奶」,也曾經去南非看過爺爺兩次,他們過幾年也會回台灣看看。而奶奶其中一個妹妹已經長期定居紐約,奶奶應該就是藉著親屬移民的方式移民美國,也難怪會拖這麼久,據說二等親的親屬移民由於配額限制,一排就要個十來年才能等到綠卡核發…
奶奶四月就要搭飛機飛到紐約,下次回來就已經是明年農曆新年了。雖然只有區區兩百元,我還是會耐心等奶奶發的紅包 。
媽媽移民去美國了
姜樂義 2006.04.18
我媽媽竟然也會移民去美國,其實申請移民已有快20年才排隊拿到PR許可,應還要坐移民監一陣子才能拿到公民才算真正移民吧.本來我也有點想寫一篇一些感想,先是兒子在部落格寫了一篇’ 奶奶要離開台灣,移民美國’,所以就先以該篇通知過多數在美國紐澤西的老光啟們,今天剛開車將我媽媽和阿姨一起送到中正機場,應該是半年後才會回來吧!
我媽媽也會移民是完全被動的,我媽媽共有七姊妹一個弟弟,排行老大因小時後除媽媽和三姨及舅舅外都送人養,後來我媽媽一家家去將幾個妹妹都找回來,在四姨還沒出國前,都還會利用每年清明節時回外公家掃墓時全家聚會.
四姨是台中師專畢業在姊妹中唸書算是最好的,在小學教書好一陣子.那時候跟流行嫁給留學生到美國去,四姨就是經過一次相親並後來通信一段時間後便嫁了過去.但是因為姨丈唸的是文科在美國唸的很辛苦,四姨去的時候都只能偷偷到成衣廠非法打工,每次看到來信都寫得很苦也一直在忍.現在呢,先生應是在郵局做了一輩子退休了吧,兩個兒子大了,一個當交通警察一個在大律師事務所工作,四姨自己則後來唸了服裝設計學位,在紐約有名的服裝街工作,從基層也做到獨當一面,但是在之前經濟不景氣時也是成天擔心被解職與在持續找新的工作機會跳槽.
媽媽為什麼會移民?其實也沒特別的原因,只因四姨與我媽媽及三姨感情算最好,所以在20年前四姨剛拿到美國公民身分後就幫姊妹及弟弟申請親屬移民,好像沒多少錢就可以辦.以前排隊大概五年可以拿到,後來大概人越來越多或從嚴,後來都要排超過十多年的,就在兩年前接到通知又辦體檢又辦原始戶籍謄本等,這一年才比較開始有在處理移民手續的事.
在這十多年來因著四姨在美的生活漸好,也買了幾間公寓當房東所以每年媽媽也都會去美相約一起度假,我兒子女兒小時後都和奶奶去美國度過暑假,我媽媽因為還算很有人文氣息的,還很喜歡逛紐約博物館與欣賞歌劇的.我在紐約還沒去聽過歌劇哩.
因三姨近來都很有在台北農安街的道明會的天主堂進堂與幫忙,而美國四姨家在皇后區,離法拉盛的中華聖母堂很近,我媽媽是個閒不下來的,在兒子學校當交通導護志工一當兒子都要高中畢業了.三姨也還算是虔誠的教友,有建議她們三個姊妹有空就可以去教堂或幫中文學校當志工.
我的同學們多數都是留學然後爸媽偶而去探望,少有父母最後一起移民的.我這邊就很不一樣,我家兄弟姊妹沒人出國留學,老爸先是去辦移民本要去加拿大卻去了南非,一去也已十五年,但很有意思的是,因著南非治安日差,物價也一直在漲,反而老爸最近有在考慮搬回台灣了.我老爸已快八十了,近年還有些做木工的嗜好,在南非有很大的工作室,怕回到台灣不像國外活動空間大,但畢竟台灣或大陸才是自己的家.
我大哥這星期去了南非要接爸爸回來看病,我老爸是否真會移民回來還很難說,但是老爸在山東出生,十歲全家搬到上海,二十歲隻身來台,從裝甲兵學校通信教官到做電器行生意後來也管過電子工廠當過高工的科主任到六十多歲移民去南非,混了幾個地方,兒女也都各自有家,我想他的一生也應很豐富與多采的走了過來.
後記;送媽媽與阿姨去機場回來接到大陸來電話,去年八月去北京參加台京交流活動,今年寒假帶了一團原住民到東北參與冬令營,現在則是在計畫暑假到四川及北京的夏令營.今年暑假也幫曲冰安排到北京可能上長城去演唱.老爸在我當兵的那一年,1979年便回大陸探親過,當時算是偷跑的,如今才只有小三通及需透過第三地進出,過去15年因公跑了幾個國家,去年才開始跑大陸,我不是商人基本上跑大陸意願是不高,但是大陸的大與還有點情感,或許未來會來往的機會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