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 花博我去過了~
我這樣訂這個題目, 是不是有點意興闌珊的味道?
當然, 另一個原因是, 夢想館是較創新的點子, 既然要預約才能看到, 那就是我們一定看不到. 因為除非你要清晨四、五點來吹寒風領票. 這難道沒有更科學一點的方法? 比方說一部分票按身份證來排隊, 或按行政區來排隊, 想看的人去指定的日期登記領票; 另一部分給國內外旅遊來參觀的的人去排隊. 說真的, 沒能拿到預約票的, 很難想像到底票的分配是怎樣去做的. 只知道, 我們五點半起床, 六點半出門, 七點半到場地, 八點半才能開始買票, 九點才能入園的人, 真的不懂為什麼七點十五分就沒預約票. 而且, 七點十五分拿到票的人, 可能要看的場次, 是在晚上了吧?!!
不過, 三百元一人是真的很便宜. 我老媽只花了$75. 因為去的那天是中正區的優惠週, 打五折. 她又是老人, 再打五折, 所以真的很便宜. 在一起排隊的一位非老嫗, 說季票只$2,500. 她來好幾次, 沒排到夢想館, 最後一策是, 拿五十張發票, 去搶一百個人次的機會. 真有創意~ 用發票來做incentive.
總之, 九點一到, 我們還是興奮的拿著前兩天加值過的悠遊卡, 刷卡享受打九折的好處進園.
我是有做功課的. 官網的線上花博說明做得最好, 讓我大約知道我要選擇看哪幾個館, 那些可以放棄. 四個園區, 大佳園區我就把它放棄了. 因為再繞到那邊, 實在看山走死馬~ 我還帶著一個老人. (不過這老太婆比我還厲害, 一天下來背著一個不讓別人替她背的大包包, 裝了水瓶, 麵包和水果, 居然一點也不累, 我到後來已經說不出話來和她吵架了). 美術園區夾在新生園區和圓山園區中, 比較沒啥搞頭, 所以我的計劃是, 新生園區看完未來館養生館, 就該去看圓山園區的流行館和爭豔館. 反正我們不貪多, 只是來看看花博是怎麼回事.
大家一進園內, 居然開始用跑的. 這會傳染的~ 於是, 我們也開始牽著老媽的手, 跟著跑起來~ 喔~ 老爸, 好在你沒來~ 這跑步兼推輪椅會把我們搞到人仰馬翻. 雖然, 坐輪椅進場也有很多特惠~ 但是, 老爸, 好冷喔~ 還是在家比較舒服些啦~
所以路過無緣的夢想館, 我們直衝未來館. 未來館依緯度把植物分類展覽.
未來館連到天使館. 看多了網路新世代建築的構想和看多了房屋預售案的行銷, 我可以了解天使館要表達的意義. 不過坦白說, 裡面解說的人一直在耍寶玩麥克風, 沒有理我們. 我們就走馬看花的看看廚房, 冰箱內的沙拉生菜, 看看室內生長的植物, 照照相, 在那裡看了一個動畫片. OK, 就走啦~
養生館要拿預約票. 我們的票是十一點. 剛好還有一個小時, 所以我們就去美術園區去耗這一小時. 照照多國植栽設計, 看看風味館賣什麼好吃的西式餐點, 看看小朋友表演. 真正的台北市立美術館也在此地, 展覽莫內的畫. 我想我會找一天去看看吧~ 今天沒有氣氛, 不是時候. 何況還要再花$270門票.
再走回新生園區的養生館, 已經覺得有點累了. 養生館室內盆栽很漂亮, 裡面還有不少真跡字畫, 都是很多收藏者捧場送來展示的. 志工特別交待不可照相, 偏就有白目的人給它閃光一下, 被抓出來烤打~
所以, 在養生館照的都是在室外的大型植栽, 價值就便宜很多, 但是, 我覺得這些大型的, 可以在外面享受陽光, 應該是比較幸福的植物. 我也照了很多相, 覺得很喜歡這些優雅的造型, 順便又機會教育一下大牛, 枝葉要有層次有平衡感才美, 哪有人剪到剩下樹幹和殘廢了的短樹枝帶兩片葉子, 真是可憐~
當然, 要當盆景植物也是可憐, 從小就被畸形的固定姿態, 並沒有自然成長的樹木快樂. 這是話下.
再來去圓山園區看爭豔館.
坦白說, 這是我比較喜歡的館. 雖然我還是比較喜歡長在土裡的植物, 不喜歡排在塑膠盆內的植物(像花海就很假), 至少, 這館的這些花草是很經過創意表現出來的. 設計得真的很漂亮. 很多都是跟婚慶有關的設計. 不過, 後面的1/2館, 都在賣植物的東西, 稀稀落落, 蠻掃興.
接下來, 要去買便當吃了, 不久前, 買了貢丸湯配我媽帶的麵包, 顯然不夠. 我是怕她背很重, 才建議吃麵包的. 怎麼有這麼考古的人, 出門帶一堆東西走長路, 到處不是有吃有喝的嗎? 我就是忘了交待她這句, 人來就好~ 下次要記得是跟一個考古人類出門, 要多告訴她背越少越好.
吃, 真是人類的最大重要課題. 整個用餐區, 人山人海, 各式的料理, 都有人排隊. 我們吃了雞腿飯和三寶飯. 餐桌擠不上, 坐在路邊的石頭上吃. 菜色普通, 不過今天好冷~ 能吃個熱的東西, 蠻舒服的. 可惜沒找到花博便當, 便當盒可以留著當紀念.
然後, 我們去排流行館, 就是遠東做的環生方舟. 看看遠東的新建材. 這是用回收的寶特瓶壓模的建材. 我想很多人會懷疑這寶特瓶真的能如他們保證的1. 耐210度(華氏吧~)高溫, 2. 防震到911或四川的地震程度, 3. 能冬暖夏涼? 或反之? 不是我很負面思考, 但是, 這樣蓋房子, 在現在, 還是很難接受吧~ 外牆下有小池塘來收集雨水, 過濾過雨水, 再用來清潔清洗外牆壁面. 示範的瀑布牆面, 水已滲到寶特瓶內, 引起瓶內積水長綠苔~ 瓶與瓶, 蓋子口的縫隙, 還是要仔細想一想怎樣加強, 才能更密合. 還有, 一定要做成寶特瓶的形狀才能蓋建築嗎? 越是像瓶子, 越難覺得這是很認真的要這樣蓋房子. 很多年前, 德國(?)不就有壓縮回收塑膠品成塑膠磚嗎? 那比較讓人有堅實的房子可以住. 像這樣的建築, 說服力有點困難~ 當然啦~ 用LED電燈在瓶內可照明, 是很不錯的啦~
也許這只是起步, recycle是很長的一條路. 我覺得節省資源應該要比回收更要鼓吹教育老百姓. 可以不用寶特瓶, 就不用; 可以少用塑膠袋, 就少用; 可以不要等到浪費了, 再來想回收使用, 我是這樣想的啦~
方舟只用寶特瓶做外牆. 進去後, 裡面有很多年輕人分組持麥克風帶團解說. 但是動線很差. 一組一組人擠人, 有人要上樓, 有人下不了樓, 中間卡了好幾輛輪椅不知要駕駛到哪個方向. 再者, 館內要表達的只是寶特瓶磚塊的概念, 一點環保衣的概念, 我實在不知道這空洞的方舟內, 值得我們花一小時排隊嗎?
出了流行館, 看完擺一大片塑膠盆拼裝的花海, 大約就算結束我們的花博一天. 小鄧的名人館, 簡訊打來說預約已滿, 我們也累了~ 從松江路邊走到圓山, 又走來走去, 今天的運動量夠了.
我們帶著依然精神抖擻的老媽去坐606, 然後我們又轉22回家. 花博, 去一次就夠了, 我是這樣想的.
發表於 2011/03/26 05:46 PM
|
出去玩[]
|
回應 []
|
引用[]
| 人氣 [
]
| 推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