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Entry: 北一女校友部落格 ID: 4072

2005/06/20

A letter to 1975年建中畢業生

如果北一女的同學很高興過去數月我們共同努力找回舊識的成果,請花一點時間讀這封信並協助我們的朋友找回他們的舊識。
引言 去年12月決定跳出來主導1975年北一女畢業同學通訊錄之搜集時,心中就隠隠約約有個念頭,「將來說不定會做建中的通訊錄,但那念頭很快地就被龐大的聯絡工作量所淹没,「如果連北一女的都做不好,其他學校也不用了!」。直到今年3月北一女同學們畢業30年後所展現的熱情及鍥而不捨的毅力,終於激發了我著手編製1974年建中畢業學生通訊錄。選擇1974年是因為我的哥哥林益是當屆畢業生,所以在利用公餘之暇聯絡男同學,要解說動機尚不致於顯得太唐突。到5月考慮是否要開始做1975年建中通訊錄,以便過去30年所發展出來,出身南海路的朋友也可以在9月北一女南加州重聚時共襄盛舉,就顯得躊躇很多。由於動機基礎薄弱,內心爭戰很久,數度打退堂鼓,卻又一再告訴自己,如果這關迷思不能突破,從此很多事情都會援例放棄。終於在「捨我其誰」的鞭策下,於6月1日發出此信,替建中同學打一劑強心針(免得被我嚇死)。在此希望二校校友能交互相協助,找出老同學。如果有必要,亦請大家forward此信給1975年建中畢業同學,除了展現我們北一女兼善天下之熱忱胸襟,也希望助人而後自助,讓大家都再一次有機會與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所同學相聚,謝謝大家! 林莉06/20/05 各位64 (1975) 級建中同學: 你們其中有許多是我復興小學初中或是台大同學,這是為什麼你們會在我的種子名單中。我於5月4日第一次發出你們全屆的通訊錄後,很高興有一些同學給我善意的回應,提供其他同學的資料。對於不認識我的人,我的email是非常突兀的。我也知道不認識我的人,對我出來做建中通訊錄的動機很困惑,一位同學回我email如下:「I can see a trace of why you are working on 1968復小,1971復中,1974建中,及1969復小,1972復中,1975北一女, but 1975建中?」,我很高興收到他的email,因為他對於不解的事情會有興趣去找答案,我的答案如下:在過去9個月我做了很多團體(包括1968/71復興、1969/72復興、1974建中10、17、18班、台大商學、政治、經濟系、1975北一女)通訊錄後,我相信1975建中通訊錄的整理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是一件對大多數1975年建中畢業的同學有價值的事。為什麼是建中,不是附中、成功、中山、景美,我必須要承認她是除北一女外有我最多同學的高中,雖然她是一個男校。 建中、北一女一直都是全國最好的高中,我相信他們也永遠都會是。身為建中北一女畢業生,雖然30年都沒有和母校或當年嘻笑玩耍打鬧的同學聯絡,但在心靈深處,大家是在乎的,是以他們的畢業生為傲的。今天北一女因著女性特質,率先建立傳統,矢志於畢業30年那年將30年前各奔前程的同學重新聯繫起來,而和我們一樣優秀的建中卻因為男生個性及人生奮鬥目標之不同,從來沒人敢於發起這重建聯絡網的工作。 聯考制度造就了建中北一女學生都是菁英中的菁英,他們在人生中相識的機會不勝枚舉,也有不計其數的人決定攜手共度人生。在這大時代裡,我很渺小。我無能力讓所有的人分享重温故舊的經驗,但你我既有緣生在同一時期,又進入了這麼兩所獨領風騷的高中,我告訴自己:「不要顧慮太多,就讓我來推動這件事吧!」。但是,這是一件大工程。北一女在去年12月發動,6個月不到已聯絡上751人,只剩不到490人尚未尋獲。它背後代表的是多少班級聯絡人對同班同學所立下的Commitment。她們認定曾經同窗,感情永在。她們打破班級疆界、她們運用她們的智慧、人脈資源(其中建中當然是重要的資源之一),鍥而不捨地dig、follow up。我們很自豪我們的成績,我們也當仁不讓的說,在這方面,北一女永遠是No.1,The BEST!現在我很樂意share這些成果,運用這些成果來協助另一所與北一女不分軒輊的男校,讓他有機會體驗我們的喜悅。但是同樣地,我需要你們的協助。到底是天助自助,如果只有少數人參與,是在玩小圈圈,格局太小。在我們48歲的今天,因為學業、就業、家庭,早就關係多角,過去的恩恩怨怨亦可一笑置之,人生只需挑歡愉地留在記憶中,讓我們的下半輩子,生活得更充實更快樂。請將您手邊其他同學資料儘可能提供給我,如果擔心未經當事人同意,自己又懶得去徴詢,可以告訴我資料,我會花時間與當事人溝通,確認後再release訊息。我要強調的是你的小心,可能保護了同學不被騒擾,但也同樣讓他失去了與故舊重聚的可能。請相信我對保護大家資料安全的concern絶對不輸給各位。我也要再說一次「如果你不敢/不願冒險,永遠也沒有可能得到意外的驚喜」我們在過去48年,有多少事是因為顧慮太多、理由太多,而再也沒機會去做。我的同學中,己有一些人因病離開大家,我心裡常想這個通訊錄假以時日一定有做完的時候,因為大家陸續說拜拜,總有熄燈打烊的一天。你可以等到50,60,70,等到退休再做,但到時我可能己無體力協助各位。當然,也可以永遠不做,這個選擇,操之在你。 我在尋找故舊過程中,最困擾我的,不是與素昧平生的人侃侃而談,而是有同學question我為什麼還活在過去,人活在世上應該拋開過去,向前看。我幾乎無法反駁這一點,因為我以前就是這樣砥礪他人及自己,大步向美好人生邁進的。但是,我現在要承認我年紀大了,我要率性地活在過去一下,我要想念一下我小時候的朋友,那怕是一個我小時候不喜歡的人。我要帶著我的過去一起往前,我相信我的過去會帶給我有趣的未來。我曾不只聽過一位同學說在去國這麼多年後,現在只想說國語,吃中國菜。我很高興我們奮鬥了大半生,終於可以承認自己的弱點,不用顧忌別人的眼光想法,偶爾瘋狂一下,做一些可以承擔地起代價的事。 我將在一星期後發出第二版的通訊錄,希望你們能儘量提供資料(如果你無法中文輸入,務請註明student ID or class number),你們是我的種子,沒有你們的協助,我的能力有限,只能讓你們看笑話,which is fine with me. 在此先附上最新1975北一女整屆同學聯絡狀況及各種統計,為方便各位將來交錯聯繫,找到小學、大學同學,亦請各位提供過去就讀學校資料,整批依student ID提供更方便記錄。如果湊巧有我們失聯同學線索,亦請提供,我們將不勝感激。 這封信如果有助於解除其他男同學疑慮,Feel free to forward it. Thank you for your assistance. 1975北一女書班 林莉 05/31/05


當年、今後 --- 北一女三十年重聚←上一篇 │首頁│ 下一篇→林莉回應柯麗貞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