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一直很神秘不為外人知,大家最熟悉大慨是沙漠及狂人格達費。事實上,利比亞在人類文明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始自12000年前,就有人在當地活動.
8000BC, 新石器時代在JABEL ACACUS及WADI METHKANDOUSH的岩洞壁畫,已經清楚記錄當時狩獵情況及野生動植物. 兩處均源為河谷地,現在已經變成沙漠了. 這是非常有名的古蹟,而且保存得很好,不太容易參觀,需要PERMIT及特定人物帶領, 所以文明很早就在當地開始了。
利比亞經歷了柏柏人,斐尼基人,傳說中的GARAMANTIAN人,希臘人,羅馬人,汪爾達人,拜占廷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及義大利人,分別統治後,所以,保留了相當豐富,不同種族的文化遺產。 這個柏柏人是俗稱的野蠻人可能是新石器時代很多部落組成。 目前的柏柏人,大慨有兩千萬人,大部份分布在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利比亞等北非國家。 地中海的羅馬遺跡是在HOMS的 LEPTIS MAGNA。 - 陳重光
Wadi Methkandoush 地中海的壁畫裡有大象, 河馬, 鱷魚, 長頸鹿, 鴕鳥, 顯示著當時水源充足的富庶情況.
圖文 取自: LIBYA: Archaeology and Culture
http://www.farhorizon.com/Africa/libya-archaeology-culture2.htm
Leptis Magna
World famous as arguably the best preserved and most extensive Roman city in the world
世界有名, 號稱保留最完整的羅馬城市:
特註: 這只是個引子, 陳重光兄跑過許多地方,在利比亞待過二十年,南非待過兩年,美國待過半年,其他走過的亞洲,歐洲,中南美洲,澳洲,紐西蘭,中國,特闢此欄給他大大發揮, 給我們增長見聞. 真是很有福氣, 先謝謝重光兄。
趙裘莉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08/22 02:45 PM 回應
趙裘莉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08/20 06:50 PM 回應
阿平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06/17 03:49 PM 回應
smh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06/15 10:33 PM 回應
02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04/10 07:46 PM 回應
阿平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02/22 06:40 AM 回應
lily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02/22 05:44 AM 回應
小 蔡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02/20 11:49 PM 回應
人生到處知何似
恰似孤鴻踏雪泥
偶然泥上留鴻爪
鴻飛那復計東西
原以為鴻爪日曬雨淋後, 日久就隨風而逝.
卻不意那隻孤鴻去而復返, 還攪亂了那 ”東西”.
愈攪愈亂, 孤鴻無趣又飛走了.
願那 ”東西” 能補白二十年來孩子成長時缺席的藉口.
江郎也有才盡時, 更何況”晤係蝦米郎”.
帶著我的Scuba 去…………..
重光
陳重光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2/31 09:57 AM 回應
利比亞山區和城市附近地區有許多地方種植橄欖, 是食用油主要來源之一. 有位朋友家裡有一大片橄欖園, 我問他爲什麼不種其他水果: 如柑橘, 無花果等. 他說橄欖耐旱,生命力強,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照顧,而且壽命也很長. 指著一顆顆老樹告訴我都已經超過百歲以上, 是他的太爺種的. 聖經故事裏把橄欖當成希望的代表,事實上橄欖不僅是希望也是可以傳世的財富.
不知是誰告訴我的故事, 發生地點, 在義大利,或西班牙. 有個橄欖油製造大廠,擁有數千甲橄欖園.他們之所以能成為橄欖油王國,並非用一代人的功夫蹴成的. 乃是歷代祖先共同經營結果,他們的先祖有一個家訓,那是祖傳的橄欖樹所帶來的財富,子孫可以享用,唯獨需要負擔的責任,是每一代子孫需要增植一百顆橄欖樹. 這樣一代傳一代,最後成就了一間橄欖油大廠.
橄欖果粒小,分散枝枒間滿樹都是.很難用手摘取.各位能否想像如何收穫嗎? 只見園主開來一輛農用牽引機, 把頭端的怪手改成可以抱住樹幹的大夾子, 在樹下舖上一大張塑膠布,範圍涵蓋所有樹蔭.啟動牽引機來回震動樹幹,只見橄欖果實紛紛落下,最後把塑膠布捲攏收集橄欖即成.是不是有點小聰明.
橄欖代表希望和財富,寫這篇文章意思是在新的一年來臨之前送給大家無窮的希望和財富.
祝福每個人身體健康,平安喜樂.
新年快樂
重光
陳重光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2/31 09:54 AM 回應
2056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2/30 11:38 AM 回應
菜餚非常豐盛, 有烤鷄羊肉和抓飯等擺滿一桌 .主人殷勤爲客人夾菜 ,每個人先端上一大盤飯 ,上面擺滿了鷄肉羊肉和其他菜蔬. 開始吃時老鳥告訴菜鳥要不斷地說好吃好吃,而且要大口大口吃, 好讓主人歡心且認為他所準備的食物符合客人的口味.
一盤飯很快就吃完了, 老鳥又獻計, 如果向主人示意再來一盤, 主人會更高興. 但是這實在讓菜鳥有點為難, 因為剛吃完的那盤飯菜都足夠讓彪形大漢吃飽 ,再來一盤就超量太多了. 礙於老鳥的淫威, 勉強向主人示意, 主人很高興又盛了一大盤給菜鳥, 看得菜鳥眉頭直皺.
:老鳥說千萬別動聲色, 否則主人會懷疑你在虛應故事 .菜鳥只好強顏歡笑一口一口吃, 速度不再那麼快,且剩下一大半吃不下. 老鳥一再催促, 並正色告知菜鳥, 在沙烏地,人家請客而盤中留著剩菜是大大汙辱, 主人可以把你趕出去. 菜鳥大為驚嚇, 撐著肚皮, 硬把盤中所剩下的菜餚全吃光.結果吃得太撐, 動彈不得, 主人還瀕頻詢問要不要緊. 這時老鳥才笑著告訴菜鳥, 全然沒那回事, 在沙烏地作客, 愛吃多少就吃多少, 吃不完就留著一點都不礙事.菜鳥臉上一陣白一陣綠.
祝福 平安
重光
陳重光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2/29 07:12 PM 回應
有福的小蕃薯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2/29 07:45 AM 回應
到利比亞人家裏作客, 不能如入無人之境, 馬上穿堂入室, 先敲敲門, 主人看清訪者, 會請你等候在外或引入玄關. 這時隔著中堂之門, 你可能聽到一陣唏唏嗦嗦聲音. 有人離開客廳, 有人整理東西. 你只能在外面等候, 待所有女眷離開會客區, 關上內堂之門後. 男主人才會請你進去.
阿拉伯式的客廳, 是蓆地沙發, 就座後閒聊一陣, 聽聞內堂門輕敲聲, 男主人起身, 隔門接過茶點果汁招待客人. 婦人是不能出來招呼客人的, 除非是親戚或非常熟的家庭朋友.
如果訪客是女的, 他們會在內堂聚會, 男人則避開.
吃飯時, 也是蓆地而坐, 講究的用有踋架雕刻銅盤盛放食物. 不然銅盤直接放在地毯上. 所有人圍著銅盤就食. 如果不介意用手吃飯, 他們會用水壺倒水給你洗手. 吃飽飯後, 熟一點的客人可以隨意躺臥, 或打牌, 或聊天, 或小寐一下. 想上廁所, 會客區裡有專屬廁所, 內室不受影響.
阿拉伯人禁忌很多, 日常生活也沒什麼娛樂. 只能相互拜訪談天作樂, 吃吃喝喝 打發時間. 尤其女人不能拋頭露面, 更是喜歡串門子, 鄰居和親友互訪不斷. 坐下來閒嗑牙, 嘴巴也不停猛吃甜食. 所以阿拉伯女人一結婚後, 身形很快就變樣了. 本來纖細的變豐滿, 原來豐滿的更加豐滿了.
祝福 平安
重光
陳重光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2/29 06:16 AM 回應
我以為阿拉伯咖啡是又濃又苦又甜的, 結果我錯了, 咖啡是很濃也很苦但是一點都不甜, 簡直難以下嚥. 我嚐了一口, 準備把杯放下, 但是附近沒有茶几. 只好拿在手裡, 以為事情就結束了. 誰知那個倒咖啡的人, 依然站立我的面前等候. 我才意識到要收杯, 只好硬著頭皮, 像喝苦藥一般把咖啡喝完. 然後舉杯向他 意思是還給他杯子. 誰知他咕嘟一聲又把杯加滿了咖啡, 我當場傻了眼, 我還以為這是約旦人待客規矩, 每個人得喝個兩杯就像敬酒一般. 那個人還杵在面前等候, 不好意思讓他久候, 只好口歪眼斜喝光第二杯. 再次舉杯向他, 他又做勢再倒. 這樣沒完沒了, 嚇得我連忙搖手示意停止, 他才把杯子傳給下一位. 這會我倒好奇, 想看看別人喝完咖啡如何處置杯子. 只見別人把空杯搖一搖, 倒咖啡的就把杯子收走了.
喔! 原來如此, 下次學乖了.
祝福 平安
重光
陳重光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2/29 06:10 AM 回應
阿拉伯人見面打招呼salam alekum 這是很重要示好的訊息,意思是我爲和平而來不是來跟你争戰的,等待他察明你的來意,他會回答wa alekum es salam我也是和平的. 不管認不認識,他會邀請你喝茶喝咖啡,所以要跟阿拉伯人交朋友最重要是由己方示好開始.
由於長期爲西方殖民統治,阿拉伯人對西方人存有戒心.比較容易和東方人交朋友, 一但接納你是他的朋友,他們會很好客地接待你,如果你可以登堂入室,到他家去作客,那表示你們交情匪淺.
話說回來,阿拉伯人好客嗎?應該是有條件的,端視你和他的交情,交情好什麼都捨得提供給你,無論飲食 交通 遊玩 購物只要你開口,他們都幫你安排得好好的, 不用你費心.交情普通的頂多招呼喝茶喝咖啡還保持基本禮貌.至於交情不怎麼樣 彼此點個頭,寒喧都免了.再來就是路人甲路人乙,彼此視若無賭.
鄉下人比都市人好客,因為鄉下地方,不易找吃的,只要吃飯時間碰巧遇上,總能叼擾到一頓飯食.我曾經在鄉下農場裏吃到最香的現烤麵包,除了有麵粉香還有人情香.
記住在利比亞碰到人就把手伸出去,沒有人會拒絕握你的手, 好事情也會從此發生...
祝福 平安
重光
陳重光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2/28 04:57 PM 回應
陳重光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2/28 01:03 PM 回應
所謂沙漠並非全指 sand sea 或 sand dune, 應該是以單位面積內降雨量和植被量少於多少數值來界定. 所以沙漠地區有的是荒漠(有少數沙漠植物依然可見), 有的是礫漠 (大都是岩石獲礫石), 再來礫石愈來愈小到最後變成sand sea 或 sand dune.
撒哈拉的Sand dune 成因至今能仍是迷,學理上沙墩是風力堆成的. 但是要用多少時間和多大風速才能行成? 推斷要好幾千年! 至於風速要恰到好處到何種程度?至今研究不多, 據了解風速過大如沙漠風暴, 漫天黃紗不見五指 ,沙丘不易堆積. 再者,砂礫本身有一定的重量,太弱的風不易吹起 .所以既要一定強度的風,又要constantly吹個千百年才能行成沙墩(Sand Dune) ,不可不畏大自然的奧秘和上帝的大.
我似乎班門弄斧了, 以上看法不知 是對是錯, 又得請阿甲專家指 正 .另 外沙墩的稜線成新月型, 我就百思不解其因.
祝福 平安
重 光
陳重光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2/28 12:06 PM 回應
有福的小蕃薯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2/28 10:32 AM 回應
回應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