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到 吃”黏“糕
今年過年比較早,幾乎跟西方人的聖誕節,元旦"黏“在一起,趁著氣氛請大家一起談談年糕,或是讓我們黏在部落國的原因吧。
過年就要吃年糕,黏嘴黏牙不難搞;愈吃愈肥不怕重,來年福氣一定高。
——
2009.01.12 中國時報/袁太太鬆糕/王瑞瑤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産,在北方有糯米那樣粘性的谷物,古來首推黏黍(俗稱小黃米)。這種黍脫殼磨粉,加水蒸熟後,又黃、又粘、而且還甜,是黃河流域人民慶豐收的美食。明崇祯年間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記載當時的北京人每于“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難看出,“年年糕 ”是北方的“粘粘糕”諧音而來。
年糕的種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台灣的紅龜糕等。年糕有南北風味之別。
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均爲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湯煮諸法,味道甜鹹皆有。
據說最早年糕是爲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爲春節食品。
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爲人們帶來新的希望。
(文章是2056轉載自華夏歷史網)
發表於 2009/01/17 01:08 AM
|
牛刀小試[]
|
回應 []
|
引用[]
| 人氣 [
]
| 推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