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詩初試 BYN75-1011 台灣僑委會來了三位老師﹐全美巡迴﹐給此地僑教老師上課。三位老師都很年輕﹐可是國語文的教學經驗豐富又有創意。這已是我第二次參加這樣的講習。有點不懂﹐去年﹑今年國內來的這幾位年輕老師﹐真的是非常好的國語文老師﹐如果一般老師也像這幾位老師這般優秀﹐為什麼好像普遍有點印象﹐認為現在的孩子﹐國語文程度越來越差﹖ 今天也聽到了台灣“讀經教學”推廣人王財貴2001年在北京北師大的演講。真的非常非常有道理。他基本上說﹐孩子13歲以前是記憶力超強時期﹐這時候﹐應該要努力背經史子集這些古書。這些是人文涵養的基礎﹐過了這年紀﹐一切就太晚了。我們當年高三才背論語孟子﹐太晚了﹐也背不好。所有我們所知的文化大師﹐包括推廣白話文運動的胡適自己﹐都是十三歲以前就把古書全背完的。白話文運動在1920年左右全面展開後﹐中國人80年來不讀古書了﹐於是我們自己的文化就幾乎要斷根了。沒有古文基礎﹐我們就再也出不了一位自己文化﹑文學的大師。今天看來﹐當年的白話文運動﹐真的是一種民族文化的自我毀滅運動。 今天聽完王教授的演講﹐我很遺憾地想﹐我十三歲以前﹐真的被浪費掉了﹐當年記憶力那麼好的時候﹐沒有人指導過我該讀什麼書。我們這一代太晚了﹐我們的孩子也已太晚了﹐等到有孫子了﹐希望會有點機會。 今天老師教童詩﹐說童詩的重點就是用字淺白﹑有童趣﹑想像力﹐而且要有詩味。課堂上﹐老師要求所有受訓的僑教老師習作童詩。我們先被要求寫出所有成對的東西﹐作為題材。成對的﹐都從生活取才﹐大家七嘴八舌﹐於是﹐有了(紙﹑筆)﹑(鞋﹑腳)﹑(鍋﹑鏟)﹑(太陽﹑月亮)﹑(碗﹑筷)﹑(粉筆﹑黑板)﹑(風﹑雲)﹑(魚﹑海)﹑(手﹑筆)...........很多很多的題材﹐大家各選一個題材﹐作一首童詩。 我選的是我自己提的一對﹐(頭髮﹑梳子)﹐這就是我這一輩子寫的第一首童詩。自己覺得沒有一點童趣﹐倒有點像個得了早老症的孩子﹐過早看到人世滄桑。我小時候﹐真的有點這樣﹐如果我那時被鼓勵寫童詩﹐寫的一定就是這樣的童詩.......... 梳子很喜歡頭髮 每當頭髮煩惱得打結了 梳子總是溫柔地替他梳開煩惱 頭髮慢慢變白了 梳子也老了 再也梳不動頭髮的煩惱